现批准《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57-2024,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11月12日 附件下载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现批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54-2024,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11月12日 附件下载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现批准《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55-2024,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5-2013)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11月12日 附件下载 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现批准《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856-2024,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11月12日 附件下载 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近日,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若干措施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在文化提升方面,鼓励支持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和游览参观点,对教师提供减免门票等优惠措施。在生活服务方面,鼓励相关企业为教师提供专属优惠活动。鼓励相关国有商业银行为教师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教师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
2024年12月10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九届四次理事会、九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立40周年大会。 中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关村街道办公新址装修改造项目”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建筑装饰奖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2024年11月26日) 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
现批准国家标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规范》(GB/T50479-201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5年2月1日起实施。标准名称修改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标准》。 局部修订的条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登。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10月25日 附件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标准
为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进“好房子”建设,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以下简称《目录》),现予发布。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9个月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开工项目中,从业单位不得使用本《目录》所列禁止类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不得在限制条件和范围内使用本《目录》所列限制类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各级住房城乡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就业增收、更好融入城市。 在稳就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优化场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聚焦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培训需求,发挥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加强农民工技能提升;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稳定脱贫人口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