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稳定且充足的现金流是保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建筑企业因行业特性在现金流管理中常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建筑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等运营危机,甚至使企业陷入信用评级下降、融资成本倍增的恶性循环。基于此,构筑一道坚固的风险防线,以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成为建筑企业保障自身生存并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特点与主要环节
▌1. 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特点
(1)资金投入强度大且周期长
建筑施工项目从投标至竣工验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这期间,建筑企业需持续投入材料采购、薪酬支付等成本,直至项目交付后资金才会完全回流。
(2)资金流动受制于项目进度
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入主要依赖工程结款,现在主流的结款方式包括按工程进度节点结算与完工后一次性结算两种。在这两种结款模式下,资金的回笼速度都与项目进度紧密相关,项目进度延迟将显著延长回款周期。
(3)资金支出波动性大
建筑企业资金流出速度与施工强度紧密相关。例如,在施工高峰期,建筑企业需集中支出大额原材料采购成本,而在设计变更或工程延期阶段,建筑企业的资金支出则明显减少。
▌2. 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的主要环节
依据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资金运动阶段,本文将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环节划分为资金流入阶段、资金使用阶段以及资金回流与风险控制阶段(见图1)。其中,资金流入阶段对应资金筹集管理环节,资金使用阶段对应资金预算管理和资金运营管理环节,资金回流与风险控制阶段对应资金风险管理环节。
图1 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主要环节
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面临的风险
▌1. 资金筹集管理环节的风险
(1)融资渠道单一风险
建筑企业内部筹资能力相对有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等传统的外部融资渠道。当金融市场政策收紧或企业信用评级下调时,建筑企业融资难度将显著提升。而若未能及时获取充足资金,建筑企业将无法保障施工项目的正常推进,这会导致现金回流周期被迫延长等问题,继而引发流动性危机。
(2)融资成本过高风险
建筑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能面临利率波动及手续费、评估费等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增加、财务负担加重、利润空间被压缩,加大了企业流动性压力,还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率攀升,削弱其再融资能力,使企业陷入“高成本融资—经营恶化”的恶性循环。
(3)融资期限结构不合理风险
部分建筑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例失调、长短期资金搭配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杠杆高企,偿债压力陡增。同时,长短期资金错配也易引发流动性危机。为支撑项目推进,建筑企业可能选择“借新还旧”。这又会进一步放大企业偿债压力,增加企业现金流断裂和信用评级被下调的风险。
▌2. 资金预算管理环节的风险
(1)预算编制风险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周期长、业务链复杂的特征,建筑企业须确保预算编制完整覆盖项目从投标至结算全流程。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低估材料价格波动与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或高估业主付款及时性与合同稳定性,预算与实际可能产生显著偏差,进而放大企业现金流管理风险。
(2)预算执行风险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外部环境变化(如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政策调整等)及内部管理问题(如施工进度滞后、预算监控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严重偏离,进而加大企业现金流管理压力,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3)预算调整风险
很多建筑企业的预算调整流程复杂且耗时较长,缺乏实际意义。还有一些建筑企业的预算调整条件及程序不明确,企业在预算调整过程中易出现调整随意性大的问题,这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成本失控,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同时,部分建筑企业部门间信息传递效率低、数据不同步,影响了预算调整决策的及时性,加剧了企业资金错配风险。
▌3. 资金运营管理环节的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回收账款是现金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业主资金链紧张及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等因素都可能使工程款支付延迟,甚至直接导致坏账的发生。
(2)
中恬建设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中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2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