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扬尘非现场巡查和现场核查、检查情况
(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工作情况
非现场视频巡查工程10705项次,出动现场检查组22组次,核查、检查工程28项次。针对巡查中发现的扬尘问题,督促项目整改393项次,其中电话通知整改369项次,下发非现场巡查整改单24项次;通报扬尘违法违规项目13个,移转市城市管理委案件3起、未备案违规渣土车33辆。
2022年1月至7月,共开展非现场巡查工程83061项次,现场检查工程274项次,非现场巡查发现扬尘问题督促项目整改2468项次,电话通知整改2321项次,下发非现场巡查整改单147项次,通报扬尘违法违规项目73个,移转施工处列为施工安全风险警示企业1起, 因建筑垃圾处置处理方案未备案、大面积裸露土方长期未苫盖等问题移转市城市管理委处理18起,另移转市城市管理委未备案违规渣土车133辆。
(二)各区住建部门施工扬尘检查情况
2022年1月至7月,全市各区住建部门非现场检查工程341179项次,出动检查人员71500人次,现场检查工程29157项次,夜查1018项次,发现存在问题1476项次。
(三)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程情况
检查发现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程13项(详见附件),分别为昌平区4项,朝阳区、延庆区各2项,怀柔区、平谷区、丰台区、顺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各1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施工现场存在大面积裸露土体未覆盖、未按要求安装使用和管理远程视频监控、建筑垃圾消纳情况及处理方案备案表过期未延续、大量建筑垃圾未入站、主要道路存在大面积泥土、大量容易引起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未采取有效遮盖措施等。
二、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情况
(一)各区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和通视情况
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在施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2912项,其中1930项规模以上工程需要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已全部安装,全市投产在用的96个混凝土搅拌站已全部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因此全市建设工程(含搅拌站)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安装率为100%。
目前,全市共有扬尘视频监控摄像头7876个,通视7111个,通视率为90.29%。通视率靠前的五个区依次为平谷区99.17%、丰台区98.67%、房山区97.90%、怀柔区97.21%、经开区94.93%。通视率靠后的五个区依次为门头沟区73.50%、延庆区79.63%、密云区82.90%、东城区84.25%、石景山区85.71%。
(二)其他行业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对接通视及执法情况
经市城市管理委、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交通委确认,全市需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设备的有89个场站、78项水务工程、65项园林绿化工程和17项交通工程,共计249项工程,除1个场站外,均已安装扬尘视频监控设备并完成平台数据核对对接,安装率、对接率为99.6%。其中,场站安装摄像头222个,通视147个,通视率66.22%;水务工程安装摄像头187个,通视180个,通视率96.26%;园林绿化工程安装摄像头98个,通视76个,通视率77.55%;交通工程安装摄像头34个,通视21个,通视率61.76%。
(三)北京市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账号分配情况
截至7月底,平台共分配账号883个。其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委30个,各区住建部门219个,市生态环境局65个,市城市管理委62个,市交通委13个,市水务局57个,市园林绿化局28个,市城管执法局385个,市统计局24个。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规范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工作。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扬尘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的通知》(京建发〔2020〕366号)有关规定,各参建单位可自愿选择应安装的视频监控设备和运维服务公司,任何单位不得强制要求参建单位选择指定的运维服务公司。各运维服务公司在提供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服务时,安装位置、数量和种类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控和数据传输技术规范》(DB11/T 1708-2019)第4章的规定执行,不得少装或装上不联网。
(二)加大视频监管平台非现场巡查执法力度。要求各区住建部门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平台的科技支撑作用,加大非现场巡查执法力度,制定视频监控平台工作管理制度和非现场巡查工作制度,细化工作职责,明确管控标准,规范非现场检查工作程序,对依法需要进行行政处罚的,应当依照有关程序移交城管等执法部门进行处罚。
(三)做好视频监控设备维护和数据对接工作。要求各项目施工单位定期清理视频监控设备,保持设备长期稳定通视,不得随意断电、拆机、遮挡设备,发现故障应第一时间向运维服务公司报修。要求各运维服务公司做好与视频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工作,保证视频信号实时、连续传输,工程信息完整,确保工程项目视频监控设备的互联互通,并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需求及时做好服务。